Property News
房地新知
2025-09-21
都市更新從零開始(四) 自主更新會VS建商都更-哪種地主主導權更高?估價師解析利弊!
想更新老屋卻在「自辦都更」與「建商都更」間猶豫嗎?本文深入解析兩者角色差異、共負比計算、地主可分回的利潤與潛在風險,幫你判斷哪種方式更適合自家基地,一次搞懂都市更新最重要的關鍵!目前大部分的民辦都更都是由建商主導,但你可能想問自己推都更比較賺?還是找建商比較省事,產生了幾個疑問:
建商真的好賺,會不會賺太多了嗎?
如果地主自己主導更新,這些利潤可以自己拿嗎?
共負比、自辦風險、地主權益怎麼計算?
自辦都更 vs 建商都更:誰來當實施者
建商都更:建設公司是實施者,地主主要配合整合
自辦都更:地主組成「自主更新會」,自己擔任實施者
實施者負責的工作事項包括:
整合土地所有權人都更意願
建築設計規劃、選屋分配模擬
辦理公聽會、計畫申請等行政流程
請領拆照建照,處理拆遷安置
監督施工進度與品質,完工交屋
差異重點:誰主導、誰負責、誰分利潤
都市更新費用誰來付?地主還是建商?
都市更新過程不只要地,還要大量資金。
這筆費用稱為「共同負擔」,依據地方政府公布提列標準表,內容大致包含:
自辦都更:地主自己墊錢(或共同貸款),成本與利息自己承擔
自辦的最大吸引力是地主可直接分配更多坪數與利潤,不需再分給建商,並能自主決策房型、施工品質及未來是否出售或出租。
建商有資金、經驗與專業團隊,品牌建商更有創價能力,地主幾乎不需負擔前期資金,整合與流程由建商主導,適合想降低風險、快速完成更新的地主。
不一定。政府對費用提列有固定規範,自辦和建商更新的費用標準大同小異。若地主聘請代辦公司,成本也可能接近建商更新。
工程費
權利變換費
稅捐、貸款利息
風險管理費、計畫變更費用
容積獎勵申請與移轉費用等
建商都更:由建商先墊付,完工後從地主分配的坪數中折價回收
什麼是共負比?自辦都更真的比較省嗎?
共負比= 都更費用 ÷ 更新後房地總價。即共同負擔費用占更新後總銷金額之比例
很多人以為自辦都更會比較省,但事實上:
各縣市都有訂出嚴格的「費用提列上限表」
不論是建商還是自主更新會,費用提列標準都一樣
自辦也可能聘請代辦公司,費用並不一定較低
結論:自辦不代表共負比一定比較低!
自辦都更真的比較賺嗎?地主能多分嗎?
關鍵在於「實施者就是地主」,利潤留在地主手中,但須負擔成本或融資:
建商主導時,地主可能分回每坪30~35坪
自辦主導時,可能可分到35~40坪(費用控管得當情況下)
房價若上漲,未出售部分可賺取額外利潤
利潤分配由更新會依照各地主的出資比例來決定
自辦都更的好處及風險是什麼?
利潤全數由地主分享,但造價變動風險也共同承擔
地主掌握決策權,但人數眾多時意見不易收斂
房型配比可依居民需求設計,但未必符合市場性
可決定找哪個營造廠、建築師,但遴選機制費時
費用公開透明,藉由理監事會議告知住戶
地主自行籌資、提列費用,在招標、工程與行政費用上更能透明控管。
利潤高 ≠ 沒風險
資金籌措困難:要先墊款或貸款,還得承擔利息
土地整合不易:意見分歧會拖延進度
都更流程曠日費時:從整合到核准到完工,可能歷時數年
可能失敗收場:沒有達標、貸款壓力爆表或未來銷售不佳
所以雖然可能多賺,但前提是要看你的資金能力、風險承擔能力與地主整合意願。
Q&A
Q1:為什麼要考慮自辦都更?
A:自辦的最大吸引力是地主可直接分配更多坪數與利潤,不需再分給建商,並能自主決策房型、施工品質及未來是否出售或出租。
Q2:建商主導的優勢是什麼?
A:建商有資金、經驗與專業團隊,品牌建商更有創價能力,地主幾乎不需負擔前期資金,整合與流程由建商主導,適合想降低風險、快速完成更新的地主。
Q3:自辦都更的「共負比」真的比較低嗎?
A:不一定。政府對費用提列有固定規範,自辦和建商更新的費用標準大同小異。若地主聘請代辦公司,成本也可能接近建商更新。
Q4:自辦都更的最大風險在哪裡?
A:需自行籌措資金與承擔貸款壓力
住戶意見不合可能拖延進度
流程長、需多年才能見成效
若銷售或市況不佳,可能造成虧損或計畫失敗
聯絡我們
進一步專人諮詢歡迎來電:02-25670111或點擊下方聯絡我們!




